1986年9月-1990年7月,在中國農業大學農業微生物專業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
2002年9月-2007年7月,在職攻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病理學專業真菌學方向博士學位,獲農學博士學位;
2013年9月-2014年9月,加拿大農業部溫室與作物加工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工作經歷:
1990年7月-1999年9月,在陜西省農業科學院從事食用菌新品種的選育及推廣工作;
1999年10月-2007年6月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環學院從事食用菌及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研究工作;
2007年6月-2009年12月,在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任《水土保持學報》責任編輯;
2010年1月-至今,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從事食用菌及土壤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工作
農業資源利用,食藥用菌(菌物),土壤微生物
1. 陜西省農業科技重點項目“陜北香菇標準化栽培技術示范推廣”
2. 陜西省農業科技重點項目“優質杏鮑菇標準化栽培技術示范推廣”
3. 陜西省農業科技重點項目“食用菌新品種及栽培技術的示范與推廣”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農業廢棄物無害化處理過程中微生物酶活性變化對有機物腐解的影響”
5. 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農業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及肥料化利用中試與轉化”
6. 陜西省農業科技攻關項目“農業廢棄物的肥料化利用研究”
1. 李鳴雷,谷潔,秦清軍,高華. 微生物菌劑對麥草、雞糞高溫堆肥進程及質量的影響[J].水土保持研究,2011,19(5):183-186.
2. 李鳴雷,谷潔,高華,等.生物有機肥和有機無機復混肥的研制及應用[J]. 中國土壤與肥料,2008(1):56-59.
3. 李鳴雷,谷潔,高華,等.不同有機肥對大豆植株性狀、品質和產量的影響[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5(9):67-72.
4. 李鳴雷,谷 潔,秦清軍,等. 促進農業廢棄物腐解的復合微生物菌劑的篩選[J].西北農業學報,2005,8(3):55-58.
5. 李鳴雷,梁連友,呼有賢,等.“渭香一號”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要點[J].食用菌,2007,29(3):15-17.
6. 李鳴雷,李文朔,劉萌娟,等. 不同培養基在平菇栽培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食用菌,2006,25(6):24-26.
7. 李鳴雷,劉萌娟,梁連友,等. 榆林地區平菇栽培菌株篩選研究[J].陜西農業科學,2006(6):18-20.
8. 李鳴雷,劉萌娟,谷潔,等. 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微生物學途徑探討[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10(3):14-17
1.“陜西主栽食用菌良種選育與標準化栽培技術集成推廣”獲2011-2013年度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2. “陜西主栽食用菌良種選育與標準化栽培技術集成推廣”,2011年獲陜西省農業技術推廣成果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3.“農業廢棄物的生物腐解及肥料化資源利用研究”,2004年獲陜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三完成人。
4.“環境友好型肥料的研制與應用”,2005年獲得陜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三等獎,第三完成人。
5.“渭北旱原利用果樹修剪枝條栽培香菇技術推廣”, 2005年獲得陜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三等獎,第六完成人。
6.“大豆新品種陜豆125的選育與推廣”,2007年獲陜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二完成人。
7.“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2004年獲農業部豐收獎二等獎,第八完成人。
8. “一種農業廢棄物除臭菌劑及其產品制備方法”,2008年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ZL200510124576.X ,第一發明人